電解法次氯酸鈉發生器是一種在電解飽和食鹽水中,以鹽為原料
科林沃德
2021-12-29
一鍵分享
介紹了電解法次氯酸鈉發生器的硬件結構及工作原理,并對電解法次氯酸鈉發生器在后補氯環節的應用作了重點講解。本文還提出了一種適用于電解工藝中次氯酸鈉發生器裝置后補氯流量波動的有效方案。期望通過本論文,對補氯后補氯電解法次氯酸鈉發生器的設計和應用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為類似工程提供幫助。
電解法次氯酸鈉發生器是一種在電解飽和食鹽水中,以鹽為原料,制得次氯酸鈉消毒劑的發生裝置。電解次氯酸鈉發生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將原鹽溶解成飽和食鹽水,通過溶鹽水裝置用輸送設備將食鹽水輸送至電解次氯酸鈉發生器主機,通過電解槽正、負極電解生成次氯酸鈉溶液。液相儲存于儲罐中,通過計量泵將次氯酸鈉消毒劑從儲罐中投加至指定的投加點。這個過程可以用來預氯化,也可以用來回補氯。
后補氯是自來水廠常用的一種加氯方式,但許多水廠補氯后環節都存在加氯流量不穩定的現象,尤其是當某些老水廠升級改造后,用原來的消毒設備取代電解法次氯酸鈉發生器等產品,很容易出現這種問題。
眾所周知,加氯流量是不穩定的,對余氯在生產過程中的控制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大多數水廠為確保余氯值達標,往往采取大流量投加的方法,這種方法極易造成投加過量。此外,水處理后補氯點長期不穩定,給水廠的運行特別是生產管理人員帶來很大困難,影響了水廠的日常生產。
經過考察我們發現,補氯流量不穩定的水廠大多離投加點太遠,造成信號傳輸的延時,很多水廠為解決這一問題,在實際應用中,增加投加系統,縮短投加距離,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本裝置采用電解法次氯酸鈉發生器實現,后補氯過程由控制系統和添加系統組成。該投加系統由電解法次氯酸鈉發生器主機、藥劑貯槽、投加泵、投加管、液位傳感器等一系列必需的部件組成。通過PLC和計算機之間的通信來實現控制系統。
本發明中,將電解法次氯酸鈉發生器放置在投加點附近,由儲罐、加泵、投加管道和閥門組成,實現了“近距離投加”。現場的PLC控制柜、液位傳感器、流量計、運行控制系統等組成。PLC安裝在投加點附近,監測液位,并且控制超聲波對開關和提供的保護。
整個系統投入使用后,PLC自動切換計算補液流量,并設置在補液泵上。現場投加泵由PLC實施遠程控制,通過上位機設置投加流量和調節,還可切換到現場投加泵,手動設定投料量。當出現故障時,現場工作人員可切換到手動投加,以避免不及時補充氯。
電解法次氯酸鈉發生器及后補氯系統在整個系統中都需要進行實時通信,保證數據傳輸的及時性。使用該后補氯系統后,基本可以解決補氯常規后補氯的不足,提高出水質量。